【学史明理】文澜学院在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竞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刘千惠发布时间:2021-05-26浏览次数:977


(通讯员/吴雨 刘千惠)202159日上午8时,由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学联共同主办的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闭幕式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我校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并获得“优胜杯”荣誉称号,获奖作品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文澜学院队伍参赛作品《信息不对称背景下,探究网络募捐平台自我监管力度对募捐效益的影响》荣获二等奖;同时,本项目也在校内第七届“明理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创新类中荣获二等奖。



(图1:项目队长史慧颖同学进行学校“挑战杯”复赛答辩)


项目《信息不对称背景下,探究网络募捐平台自我监管力度对募捐效益的影响》由颜琰助理教授和刘千惠老师指导,史慧颖同学作为领队,贾颖、王梦令、吴秋雨、吴雨同学作为队员,并在文澜学院院长、高楠副教授和帅杰副教授等多名老师的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

(图23:项目在中南民族大学进行展示路演)


该项目主要聚焦于“网络募捐平台的博弈与自我监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可获得性和透明度相较于前得到显著提升,网络募捐平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能帮助更多人、能被更多人帮助的机会。但是,近年来网络“骗捐”、“诈捐”事件频频爆出,不禁让大众对此形式心存疑虑。

对于网络募捐平台这一主体,受短期利益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其监管机制或存在缺漏,内部绩效管理设置不合理,从而对员工的业绩实现方式缺乏监管;外部审核流程运行不规范,从而对求助者的信息核实缺乏监管。该项目着眼于平台的对外监管,将募捐平台、求助者和捐赠者带入三方博弈模型进行演算,并结合 Probit 回归模型,来探究募捐平台监管力度对募捐效益的影响。发现监管力度并非越强越好,存在一个相对最优的监管力度以使得募捐效益最大化,为实现最优监管效果,对当今政策制定和募捐平台的改进提出建议,力求实现三方效益的最大化。

(图4:项目成员合照)


在本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随着比赛的圆满落幕,文澜学院学子凭借不懈的科研精神与傲人的奖项荣誉再为学院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