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学术系列讲座 第九十四期 北京大学刘冲老师:“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

发布者:魏山发布时间:2017-09-29浏览次数:339

主题Topic: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
时间Time:10月15号(周日), 上午10:00-11:30|Oct.15th (Sunday), 10:00-11:30AM
地点Venue:文澜108会议室|Meeting Room 108,WENLAN

  

主讲 / Speaker
刘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世界银行研究顾问。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学士与经济学双学位,同年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并于201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2011年在美国世界银行研究部访问和工作,2013-2015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主持人,先后主持六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目前共发表论文16篇,以及著作章节1篇。其中英文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刊物。中文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

    

研究领域/ Research Interests
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组织
Public 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Industrial Organization

  

摘要/Abstract
本文借鉴Donaldson and Hornbeck(2016)的方法,利用高度细化的全国交通路网分布图,估算了我国331个城市两两间的最短运输时间,并进一步得到每个城市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指标,全面衡量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致的成本降低、市场扩大及竞争加剧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了市场可达性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及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可达性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可达性扩大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以及初始生产率水平高的企业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我们认为上述发现的机制是交通运输成本下降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使得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同时资源也向更具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重新配置。为处理内生性问题,本文首次采用了交通运输部在1989年路网规划时各城市的“重要性得分”作为工具变量,证实了上述发现的因果性。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全国交通路网分布,以及“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