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苏潭星 邵宝魁)2024年4月3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文澜学院学习发展中心承办的“青出于澜”学术沙龙启动仪式暨第一期交流研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望湖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1号会议室顺利举办。文澜学院副院长高楠、教工党支部书记方晶、数字经济教研室主任杨子超、教师代表李程、孙扬帆、吴琦和文澜学院二十余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方晶老师主持。
本次学术沙龙旨在探讨和分享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参与成员来自文澜学院的微观实证组会。文澜学院副院长高楠老师受邀作为主办单位代表致辞,博士生张福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苏潭星,邵宝魁作论文分享主题报告,嘉宾代表孙扬帆老师总结发言。
合影
文澜学院副院长高楠老师谈到了学术沙龙形式创新对学生培养的影响,从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高楠老师首先从兴趣的角度出发,鼓励大家探索学术研究的乐趣。紧接着,高楠老师针对研究生的学习规划,根据自身的经历,建议同学们尽快确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针对性地进行文献阅读。最后,高楠老师也肯定了以往组会已有的成果,谈到了对学术沙龙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希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
副院长高楠老师致辞
博士生代表张福鑫认为学术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术沙龙活动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所需的养分,为我们塑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汇报论文的过程中,我们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得到锻炼,专业素养得以提升。汇报和讲演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希望大家抓住每一次展示的机会,不断规范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博士生代表张福鑫发言
硕士生苏潭星分享了Shuo Chen等人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上的论文《From past lies to current misconduct: The long shadow of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文章作者研究历史事件的长期影响,提出历史事件可能会对社会规范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影响人们当下与未来的行为。在进行这类历史事件的长期影响的分析中,识别问题一直是这类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苏潭星同学将分享的重点集中在作者对回归模型的识别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上,从六个角度介绍了可能的识别问题以及作者的解决方法,给其他成员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硕士研究生苏潭星分享论文
硕士生邵宝魁分享了Johan Egebark等人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上的论文《Brains or beauty? Causal 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and attractiveness in the online dating market》。论文通过随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伴侣选择市场,男女双方如何评价对方的智慧和美貌。首先,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都更喜欢吸引力高的个人资料;其次,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个人资料做出反应。受过大学教育的男性明显偏好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而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拒绝受教育程度低于自己的男性。第三,没有证据表明吸引力和教育是可替代的。根据延迟接受算法,相同的伴侣偏好意味着不是每个男人和女人都会找到伴侣。最不受欢迎的群体(没有吸引力的低学历男性和没有吸引力的高学历女性)是最后一批选择伴侣的人,他们更容易保持单身。
硕士研究生邵宝魁分享论文
教师代表孙扬帆老师对汇报形式做了点评。首先,孙老师认为在汇报的过程中,可以凝练自己的表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方法汇报论文,循循渐进地对故事进行展开。其次,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可以精简其中的内容,进一步培养讲演技能。
教师代表孙扬帆老师发言
文澜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未来,“青出于澜”学术沙龙系列活动还将继续围绕经济学前沿专题领域开展研讨,为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增强学术积累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