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强: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发布者:孔银银发布时间:2021-05-31浏览次数:1088

文章名称: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刊发杂志《管理世界》2021年第2

作者信息

龚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班铭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研究生)

张一林(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正加速赋能金融创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尤为迅猛。供应链金融在过去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虚假抵押”、“一货多押”等恶意骗贷的困扰。以货物(存货)抵押融资为例,由于货物抵押品在供应链上动态流转过程中涉及环节众多,银行核验交易背景真实性、货物计量的准确性均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挑战,难以防范企业骗贷的道德风险。

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正在突破上述瓶颈,目前已有蚂蚁双链通、腾讯微企链等项目落地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货物抵押融资中,为防止企业“一货多押”,金融机构依托基于区块链(联盟链)技术的金融监管仓,可以有效解决货物监管不力的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运营方、金融机构等参与方将各自的业务系统统一接入区块链技术平台,企业将运单、存货等数据加密后写入区块,依靠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确保上链信息不可篡改,为银行核验供应链交易背景真实性提供可靠溯源;同时确保抵押品所有权的唯一,避免一家企业将一笔货物重复抵押,套取银行资金。

本文立足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应用实践,从信息结构与激励角度,系统考察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经济运行原理,及其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相比的优劣,阐释我国数字供应链金融实践背后的理论机制,同时为数字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前瞻性理论探索。

 

二、主要内容

本文构建了位于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向银行抵押融资的理论模型,运用贝叶斯博弈方法,系统分析了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经济运行原理以及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相比的优劣。我们考虑供应链上一家代表性企业有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货物抵押贷款,即企业以自己的货物作为抵押品向银行申请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于抵押环节,企业可采取策略性抵押行为:“真实抵押”或“欺诈抵押”(如一货多押)。同时,企业可采取“掩饰举措”,以避免欺诈行为被银行发现。考虑信息的不完备性,将信息按照不同特性划分为对第三方可核验的信息(如企业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和对第三方难以核验的信息(如企业家管理能力、人品),这与中小企业融资文献中的硬信息和软信息有相似之处。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主要通过线下尽职调查的方式来核验抵押品真实性,而在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则依据区块链技术平台上记录的企业相关信息(如物流、资金流等)来进行授信评估。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数字供应链金融和传统供应链金融各有一定优势,究竟应当使用何种融资方式,取决于供应链上的上链企业数量和上链信息质量。当供应链上的上链企业的数量足够多,且上链信息质量较高时,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所揭示的企业相关信息才能更逼近于真实信息,此时数字供应链金融优于传统供应链金融。反之,当上链企业数量较少或者上链信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时,银行更合适通过传统的线下尽职调查方式来防范风险。进一步,考虑到信息上链过程中无法确保源头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企业在信息上链前仍有可能通过策略性信息操纵手段以对欺诈行为加以掩饰,本文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供应链金融,在数字供应链金融下,即使企业有欺诈意愿,欺诈后所采取的掩饰举措的力度也会大大减少。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揭示出区块链率先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取得成功应用的原因。供应链金融天然具有网络属性,一条供应链通常涵盖众多企业,能够参与数据上链的企业基数大,且各个企业之间具有交易关联性,有助于信息的交叉验证,以此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在信息验证方面不易执行的问题。我们建议区块链国家战略实施推进过程中,为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应重点关注两个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支持更多企业上链,将企业上链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重要推动力,构建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供应链为依托场景的可信生态。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完善物联网等技术提升上链信息质量,加强区块链数据治理,为区块链技术应用高质量发展打下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从研究问题上,本文为我国数字供应链金融实践提供了系统理论基础。自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新基建”,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催生了数字供应链金融这一全新模式,相关产业实践已走到了学术研究的前面,亟需科学理论揭示区块链技术驱动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内在逻辑。然而,现有文献对区块链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加密货币,对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有待深入。本文系统考察我国数字供应链金融实践背后的理论机制,既是对现有实践的规律性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判。从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创性地从信息特性与共识机制的视角考察了区块链对供应链金融信息结构的影响。本文指出,从信息特性角度来看,一些信息适合上链,而另一些信息不适合上链(即使上链也难以达成共识),数字供应链金融和传统供应链金融在采集、处理不同特性的信息方面各有优势,真正决定两类融资方式异同的关键在于上链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者通过理论、案例、实证等分析方法研究数字供应链金融这一重要问题。